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10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落下帷幕。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和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在会上先后通过审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令人欣喜的是,大会主席加拉耶夫代表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下一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明年由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承办。
“世界遗产地是指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我国作为拥有最多世界遗产地的国家,自然和文化价值不仅被世界权威组织所认可,同时也被全世界人民所熟识。我国政府对申遗工作的重视,不仅有利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展示和发掘,加强遗产保护工作,而且有利于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也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强有力体现。”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讲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访问学者吴炆佳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新当选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表示,世界遗产保护工作已进入“中国时间”。中国将抓住承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契机,推动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的实施,提升《世界遗产名录》的区域代表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领域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会议,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彰显了我国作为世界遗产大国的贡献和担当。
“这是对我国世界遗产保护和全球治理事业的巨大肯定。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强国,我们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等理念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响应,中国正在改变着世界。主办世界遗产大会是又一个展示中国、推动世界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国家正在践行着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我们也要继续参与到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规则制定和实践中。中国要继续在推动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事业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吴炆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