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新思路打开了陆域资源小省浙江发展的新视野,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十五年来,山海联动为浙江带来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全新格局。
2017年6月29日衢州产业集聚区二季度项目集中签约会
在二季度项目签约会上,致善微电子等4家企业通过飞地模式和衢州产业集聚区签约,他们的研发团队将入驻衢州设在杭州的飞地产业园,而生产厂房则建在衢州。
杭州致善微电子公司董事长张占龙说:“飞地模式吸引我的就是研发营销团队在杭州,公司的生产厂房可建在衢州,因为要在杭州大面积建厂房地太紧张了,杭衢高铁高铁开通后就更方便了,才41分钟。”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郑河江说:“山海协作1.0版主要表现为一般产业的梯度转移,2.0版本是创新成果转化的合作,我们的飞地模式又更近一层,是主动走出去到发达地区借智借力研发。”
“资源小省”浙江,在“山”和“海”之间,曾经横亘着一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鸿沟,“八八战略”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思路的转变,打开了发展的新空间。此后,浙江先后合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三大工程,杭州、宁波、温州等发达地区与衢州、丽水、舟山等欠发达地区的65个县(市、区)结成对口协作。15年来,首批9个省级山海协作产业园,以工业项目合作为中心,实现造血式双赢;在此基础上,多地共建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示范区,开启第三产业合作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新模式;2016年全省首个跨行政区域的创新“飞地”衢州海创园在杭州开园,短短两年时间招引项目164个。一个个山海协作项目加紧实施,一处处绿色产业快速崛起。
2015年浙江26个“欠发达”县提前集体摘帽,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平衡。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说:“八八战略提出了山海协作,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这样既满足了沿海地区建设用地的需要,又支持了山区经济的发展。”
记者:“理念一变天地宽,山海协作为浙江区域协调发展打开了新思路,也为浙江经济布局打开了新空间。15年来,“山”开始脱贫发展,“海”借机优化升级。海洋经济和曾经的欠发达地区,正在成为浙江经济的新亮点。”
随着舟山鱼山大桥工程的推进,曾经孤悬海外的舟山鱼山岛上,正在全力推进自贸区油品全产业链核心项目,一个千亿级的绿色石化基地,在这里呼之欲出。践行“八八战略”十五年,如今,沿着浙江的黄金岸线,义甬舟大通道,海陆联动,江海直达一号,通江达海;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承接国家战略、宁波舟山港吞吐量连创新高、梅山产业集聚区全力打造“一带一路”的桥头堡,一个个面向蓝海的大平台、大项目,正让浙江成为“海洋强国战略”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海上浙江”掀起蓝色旋风,“山上浙江”也成为绿色发展的领头雁。淳安下姜村从一个“连水泥路都没有”的穷山村,一跃成为美丽乡村的“绿富美”;“丽水山耕”打造农业供给侧样本,让久藏深闺的山里土货销售额突破60亿元;钱江源头衢州开化县,通过打造国家公园试点,每年吸引游客超过千万。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方向,绿色发展,高效农业,山海旅游,生态资源正不断转化为美丽经济新动能。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先海说:“最近几年全省海洋经济以年均19.3%速度快速发展,那么山上浙江,以衢州和丽水为主要代表,去年这两个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增速位居全省前两位,可以说“海上浙江”和“山上浙江”已经成为浙江经济两个新的增长极。”
5月30日全省山海协作工程推进会
陆海联动,山海交响,前不久浙江《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从基础建设、产业平台、群众增收等多个维度,明确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念好“山海经”,唱好“协作曲”,随着“八八战略”的不断推进,浙江正形成陆海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迸发出山呼海应的大能量。
到2022年,在浙西南山区高标准建设一批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高水平建设一批绿色产业发展平台和项目,高质量建设一批人才、科技、社会事业和群众增收合作项目,浙西南山区绿色发展水平和群众增收能力明显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王伟光说:“山海协作完全体现了一种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这种理念。对推动浙江的整体发展,起着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全国起着一个率先和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