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荷兰斯帕肯堡11月6日电(记者 刘芳)一道300多米长、受水动力驱动即可自动升降的防洪堤坝近日在荷兰中部一座小渔村测试验收。据悉,这是全世界最长的同类堤坝,也是低地之国荷兰正在实施的全国堤坝创新加固计划的成果之一。
这段堤坝建在位于艾瑟尔湖畔中世纪小镇斯帕肯堡中心地带的老渔港。堤坝垂直植入地下,当水位升高时,水动力会抬升超轻材料制成的坝体并高出地面,最高可达80厘米。随着水位回落,堤坝也将自动缩回地下。
斯帕肯堡所属地区的水务部门负责人坦雅·克利普-马丁告诉记者,这座堤坝造价700万欧元(约合5380万元人民币),比同样大小的普通堤坝贵3倍。但是,“渔港周围每栋房子都是受保护的历史建筑,居民们不愿意看到耸起一道突兀的围墙破坏小镇景观,所以市政府招标选择了造价更高但物有所值的自动升降堤坝”。
据荷兰公共工程与水管理总司防洪计划负责人鲁兰德·希伦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堤坝建设要量身定做,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实现新功能,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荷兰人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思维。
荷兰26%的国土低于海平面,还有26%的国土位于河流易泛区。1953年大洪灾后,荷兰启动第一期三角洲防洪工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又提出“还地于河”“与大自然共存”的防洪理念。目前,荷兰防洪堤坝网总长超过2.2万公里,堤坝类型有49种之多。
2008年荷兰启动第二期三角洲防洪工程,计划在2050年实现加固1200公里长的堤坝。希伦说,第二期防洪工程旨在确保荷兰在2100年前可安然应对万年一遇的超级风暴。这一防洪计划基于《巴黎协定》提出的有关地球温度升高速度的目标,但如果《巴黎协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荷兰将制定新措施。
希伦不无担忧地指出:“我们开始设计第二期三角洲工程时,假定的是海平面到2100年会升高85厘米。现实情况是,海平面升高的速度远远超过预估。此外,原本以为到本世纪中叶才会出现的各种极端天气,现在就已频繁到来。世界必须协同应对气候变化。”